什麼是"綠建築"??
 

綠建築係指在建築生命週期中(指由建材生產到建築物規劃、設計、施工、使用、管理及拆除之一系列過程)

消耗最少地球資源,使用最少能源及製造最少廢棄物的建築物。

簡而言之:所謂"綠建築"就是生態節能減廢健康的建築。

 

關於綠建築標章

1999年內政部為了積極推動綠建築政策,公開甄選「綠建築標章」作為推動綠建築的獎勵標誌,

並將多年來的綠建築相關研究成果匯集成「綠建築解說與評估手冊」,作為綠建築的評估依據,

同時也在「中華建築中心內成立「綠建築委員會」,負責評選綠建築標章之作業。

green-logo 

  

綠建築候選證書之申請及規定

綠建築候選證書為鼓勵取得建造執照但尚未完工領取使用執照之新建建築物,

凡規劃設計合於綠建築評估指標標準之建築物,即頒授候選綠建築證書,為一「準」綠建築之代表。

申請綠建築標章或候選綠建築證書之建築物,應符合「綠建築解說與評估手冊」所訂定之九項評估指標,

經內政部主辦機關委託之公益法人審議通過,並報經內政部核准後,頒發綠建築標章或候選綠建築證書。

申請綠建築標章或候選綠建築證書,至少須通過前項手冊之四項指標,

其中「日常節能」「水資源」兩項指標為必須通過之指標。

  

符合綠建築的設計-親近大自然


1.宜蘭厝
2.親水公園(位於宜蘭縣冬山鄉)
3.生態池的設計

  

綠建築應具有:

 
1.通風的設計:利用空氣對流的特性,設計自然通風的房子,讓人住的更舒適。
2.防災和防震的作用。
3.使用環保或自然的建材,例如:屋舍外圍種植物,淨化空氣、美化環境。
4.無障礙空間的人性設計。

 

為何要推動綠建築?!

綠建築之推動係為紓解生態環境惡化、溫室效應及地球暖化之現象,在世界各國已蔚為風潮,我國也不能例外。

行政院於九十年核定「綠建築推動方案」,正逐步推動此項具有時代性意義之工作。

以消耗最少資源,製造最少廢棄物,來達到環境共生、共榮及地球永續發展的目標。

 為鼓勵及推動全民參與綠建築運動,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已訂定申請綠建築標章及綠建築候選證書之制度。

六大目的

 


1.促進建築與環境共生共利,永續經營居住環境。
2.落實節約能源,持續降低能源消耗及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3.發展室內環境品質技術,創造書是健康的室內居住環境。
4.促進建築廢棄物減量,減少環境污染與衝擊。
5.提升資源有效利用技術,維護生態環境之平衡。
6.獎勵並建立綠建築市場機制,發展台灣本土亞熱帶建築新風貌。

九大指標


綠建築依生態、節能、檢廢、健康等四大指標群的方向,分為九大指標來評估


1.生物多樣性指標
2.綠化指標
3.基地保水指標
4.日常節能指標
5.二氧化碳減量指標
6.廢棄物減量指標
7.室內環境指標
8.水資源指標
9.汙水垃圾改善指標

 

 

資料引用來源:

1. http://build.kcg.gov.tw/greenfp921007/c3.html

2.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10505280150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蛋捲喵 的頭像
    蛋捲喵

    蛋捲喵♡胖海豚

    蛋捲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